最大股票平台 河南农商银行获批筹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速推进

最大股票平台 河南农商银行获批筹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速推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消息显示,河南农商银行获批筹建。这是继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之后最大股票平台,年内第三个落地的省联社改革方案,也是河南省联社改革“变奏”后取得的重要进展。

进入2025年仅一个多月时间,已有三地省联社改革方案陆续敲定。受访的金融行业人士认为,作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点内容,今年省联社改革还将进一步提速,但也提示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

河南“二次改革”方案获批

根据2024年7月底河南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发布的《关于组建河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下称《公告》),河南农商联合银行、郑州农商行等25家法人机构拟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河南农商银行,25家法人机构所有债权和债务由组建后的河南农商银行承接。

这与当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中部分内容一致,其中提到“推进河南农商行组建,统筹推动中小银行机构清收不良资产、清理问题股东、多源补充资本”。

但这一提法距离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成立不足一年,在当时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意外。按照“一省一策”原则,河南组建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的初步改革方案在2022年11月获批,2023年6月河南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同年10月和11月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召开了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揭牌仪式,成为继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之后第二家落地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

新一轮省联社改革,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点,包括河南在内,目前已有九地省级农信机构获批落地(或筹建中),主流模式包括成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两种,其中前者占多数。目前,除河南外,仅海南和辽宁选择了省级农商银行模式,且辽宁采取了“两步走”战略。

但区别于河南前后选择不同的改革路径,辽宁省联社改革的第一步是将沈阳农商银行和30家农信联社合并组建辽宁农商银行,第二步则由辽宁农商银行吸收合并25家农商银行(以及由相关农商银行主发起的11家村镇银行)。

两种模式有何区别?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有助于集中配置资源,提升经营管理合力和执行力,提高风险管理和化解能力,打造统一品牌形象,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相比更普适的农商联合银行,部分经营区域较小、机构数量少或高风险机构较多的省份则可以选择省级农商银行模式。

农商联合银行与省联社同样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一定经营功能,且均保持着两级法人地位。对于改革必要性和效果,董希淼表示,这一模式一方面可以理顺自上而下的股权关系(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除外),改变股权与控制权的悖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资本实力,提高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与省联社少则数千万元多则1亿元的注册资本相比,省级农商联合银行的资本金往往在几十亿元量级。此外,该模式还有助于申请更多的业务资质与牌照,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小法人,大平台”作用。“当然这背后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支持,如批准农商联合银行发起设立理财公司。”他强调。

对于河南农信由两级法人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变更为一级独立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模式,在部分人士看来,这是由当地独特的地域发展特点和机构风险情况决定的。

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在2024年10月发布的招聘启事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河南农商银行系统共有135家市县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在岗员工4.55万人,营业网点4286个,覆盖全省所有市县乡(镇);资产总额2.6万亿元,存款余额2.19万亿元,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河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关于今年重点工作部署中提到,要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速

回顾来看,自2022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打响新一轮省联社改革“第一枪”至今,省联社改革已经推进至多地,其中九省份已敲定方案。

具体来看,除河南农商银行外,还有海南农商行、辽宁农商银行,以及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其中6家已挂牌成立,有3家是在2024年正式开业。

此外,甘肃、贵州、湖北、内蒙古等多地也曾披露过改革方案。从最新动态来看,不只是河南,多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计划。其中,在省联社改革方面,江西提到要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贵州提到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新疆提到要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

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以农信机构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具有农村覆盖范围广、数量多,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年度监管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的六大监管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仍位于首位,2024年则提出“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上述会议强调,要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相比2024年“推进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落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六方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的工作要求也有新的变化。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包括省联社改革在内,今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节奏还将进一步提速。而随着省联社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比如,针对模式选择,在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模式下,董希淼建议,地方相关部门要摒弃“一并了之”的简单思维,组建省级农商银行之前要进行全面论证,并充分听取农信机构的意见,以防造成新的风险隐患。他还强调,各地改革推进应该做好充分考虑,保证改革方案的稳定性和改革效果。

而在设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农信系统内中小银行“独立”的声音(详见报道《一则互动回复引“独立”猜测,知情人士称紫金银行仍将留在江苏农信系统内》)。董希淼认为,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等原则来推进农信机构改革化险工作是符合监管导向和实际需要的,但对大多数农商银行(农合银行、农信联社)来说,并没有从省级机构(平台)独立出来的必要,也难以具备这样的能力,建议多数农商银行正视并合理发挥农信系统“小法人,大平台”的体制性福利,新的省级机构也要提升协调和服务能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亓宁

相关阅读 2025年工作哪里找?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拼出“求职地图”

11个经济大省加河北、北京,合计预期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约1065万人,相当于去年全国总量的84.8%左右

330 01-22 22:20 又一家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涉总资产超1.3万亿

新一轮省联社改革落地来到第九个省份。

70 01-21 19:30 川豫竞逐国内经济第五大省,四川这次赢在哪里?

河南总体经济领先四川的局面曾持续多年,而四川是在2023年超过河南,在全国的排名中由第六升至第五,使得川豫之争变成热点。

108 01-21 13:30 一则互动回复引“独立”猜测,知情人士称紫金银行仍将留在江苏农信系统内

上市银行怎么说?公告披露标准如何判定?

158 01-16 23:09 省联社改革新年第一单,4万亿级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来了

关乎7家上市农商行最大股票平台

287 01-06 21:3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